行程卡

12 月 13 日 0 时起,通信行程卡服务正式下线

12 月 12 日消息,据通信行程卡官方消息,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有关要求,12 月 13 日 0 时起,正式下线“通信行程卡”服务。“通信行程卡”短信、网页、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 App 等查询渠道将同步下线。

“通信大数据行程卡”简称“行程卡”,是由工信部指导,中国信通院、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共同推出的行程查询服务,可以免费为用户提供本人过往 7 天内到访过的国家(地区)和国内城市(停留 4 小时以上)证明。

IT之家了解到,近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出:

  • 科学精准划分风险区域。按楼栋、单元、楼层、住户划定高风险区,不得随意扩大。不得采取各种形式的临时封控。
  • 进一步优化核酸检测。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除特殊场所外,不要求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查验健康码。不再对跨地区流动人员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不再开展落地检。
  • 优化调整隔离方式。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一般采取居家隔离。
  • 落实高风险区“快封快解”。连续 5 天没有新增感染者的高风险区及时解封。
  • 保障群众基本购药需求。药店要正常运营,不得随意关停。
  • 加快推进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
  • 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情况摸底及分类管理。摸清辖区内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老年人及其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情况。
  • 保障社会正常运转和基本医疗服务。非高风险区不得限制人员流动,不得停工、停产、停业。
  • 强化涉疫安全保障。严禁以各种方式封堵消防通道、单元门、小区门,确保群众看病就医、紧急避险等外出渠道通畅。
  • 进一步优化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没有疫情的学校要开展正常的线下教学活动,有疫情的学校要精准划定风险区域。


[……]

马上继续 阅读全文

不建议对带星号行程卡用户直接隔离–地方可将行程卡服务作为辅助疫情防控管理工具,但不建议将其作为唯一的判断依据

自2020年2月底上线以来,“通信行程卡”已经为全国人民提供服务接近23个月,方便广大群众疫情期间健康出行。近期各地疫情形势持续严峻,随着春节、冬奥临近,行程卡的查询量也在逐步攀升。

我们发现,大家最近在使用行程卡查询服务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行程卡星号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查不到行程、行程信息为什么没有更新等等,为了给大家答疑解惑,我们对高频问题收集整理,在这里给大家一一作答。

问:行程卡上的星号“*”是什么意思?

答:到访地右上角的“*”星号标记表示过往14天行程中存在包含中高风险地区的城市,并不表示用户实际到访过这些中高风险地区。

注意:星号“*”和用户个人健康状况无关,仅作为包含中高风险地区城市的提示标志,方便管理人员查验。

问:行程卡星号“*”一般多久会消失呢?

答:当您过往14天内的行程没有包含中高风险地区的城市后,星号会自行消失。

问:行程卡星号“*”标记更新时间是?

答:星号标记会根据防疫部门对各城市中高风险地区的认定而变化,根据各地方卫健委最新发布的信息进行更新,数据更新会有一定时间差,通常在24小时内完成同步。

问:行程卡带“*”可以出行吗?

答:如果您行程卡带星号“*”,表示您过去14天行程中存在包含中高风险地区的城市,您需要进一步确认自己是否曾经去过中高风险地区,如果去过,则需要严格遵循所在地区的防疫管理规定向相关管理部门报备;如果没有去过,在出行前需要提前了解各地的出行政策,依据各地防疫管理要求判断是否要继续出行。


[……]

马上继续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