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宝
网络互助
网络互助这一诞生于2018年曾经吸引无数巨头参与其中的新型模式,终于在2021年迎来了自己的终结。12月28日蚂蚁集团正式宣布,旗下网络互助业务相互宝将在2022年1月28日24时正式关停。在水滴互助、轻松互助、美团互助等10余家互助平台陆续关停之后,作为最早开展网络互助的阿里也终于做出了决定宣布退场。随着相互宝的关停,所有大型网络互助平台全部覆灭。
自从2018年10月上线以来,“相互保”曾经是一个无比耀眼的名字。由大量用户参与其中,每人缴纳少量费用并获得相应的赔付保证,最终实现了廉价“保险”的目的。这一模式的出现也一度让人惊呼传统保险行业将被颠覆。相互宝
背靠支付宝的强大入口,“相互保”自推出之后就开始了快速的增长,上线9天之后用户数超过1000万;8个月之后用户数达到8000万;1年之后用户数达到了创纪录的1亿人——相当于每14个人当中就有1人参与到“相互保”之中。
阿里的相互宝成功之后,其他各大互联网巨头也纷纷加入到这个全新的“网络互助”赛道上,美团互助、小米互助、轻松互助等互助平台也纷纷上线,争抢用户和市场份额的竞争也愈发激烈。相互宝参保人数和分摊金
为何终结?
从行业风口到全面溃败,网络互助在短短3年之间就走到了尽头。在美团、小米等企业纷纷退出之后,阿里的相互宝也成为了最后一家企业,但没想到在竞争对手纷纷退出之际,阿里也选择了退出,自“相互保”开始由“相互宝”结束,这或许也是一个注定的结局。
为何以相互宝为代表的网络互助最终走向失败?相互宝人数流失2500万
首先是分摊费用的不断增加。很多人选择相互宝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能够以低廉的价格获得合理的保障,相对于传统保险产品性价比很高。但是随着参保人数的增加,人均分摊费用也从几分钱迅速增高至最新一期的7元钱,其性价比也越来越低。很多年轻人选择了退出,留下来的以老年人为主,导致的结果就是分摊费用进一步上升。最新一期的分摊人数仅剩7500万,相较于高峰的1亿人已经退出了2500万人。相互宝赔付难
其次则是赔付问题。相互宝作为一种网络互助方式,最为核心的就是赔付,但是如何判定赔付对象则是一直难以解决的问题。各种投诉相互宝没有履行赔付义务的情况时有发生,而阿里也没有拿出一个很好的手段来判定是否应该赔付。随着用户数以及赔付要求的增加,实际上阿里已经不堪重负。相互宝宣布关停公告
最后则是来自监管的压力。相互宝不是保险,但是又有部分保险的性质,而其高达7500万的用户更是一个巨大的不确定因素。目前对于相互宝并没有行之有效的监管手段,是否履行赔付义务目前只能靠阿里的自觉来执行,这种方式也隐藏了巨大的风险,一个自己当选手自己当裁判的模式注定没有未来。相互宝分摊金额不能退还
相互宝终止后曾经的分摊金能够退还吗
对于众多的相互宝用户来说,能否退还分摊金是一个息息相关的问题。其实在相互宝的说明中已经对分摊金额进行了明确的说明,“已经完成分摊的金额无法撤销”,这也就意味着即使相互宝关停也不会对分摊金额进行退还处理。马云
写在最后
从马云口中的“慈善互助”项目到如今彻底放弃1亿用户,相互宝走完了自己短暂的一生。对于阿里来说或许只是一次试验,但是对于这1亿用户而言则是事关自身保障的一件大事。如今阿里一个轻松的通知就决定抛弃这1亿用户,也不得不让人产生怀疑——难道这就是阿里的价值观?